黑夜里有个画面:你把容大感光(300576)的年报像放大镜一样摊在桌上,负债像影子,现金像光束,股权激励则像镜头里的反光。不是为了吓唬你,而是想告诉你,这些东西都能被一步步拆开来看清楚。
准备工作(先别急着下结论)
1)拿到最近两年年报和最近4个季报,现金流量表、资产负债表、附注和股本变动表不可少。
2)打开日K线与成交量,准备好市值(市值 = 股价 × 总股本)历史数据。
3)把关键词记下来:债务结构、现金流覆盖率、股权激励、支撑位、利率传导效应。
步骤一:债务结构合理性(先看骨架)
- 看短期借款 vs 长期借款,重点关注近期到期的有息负债。如果短债比重大,短期偿债压力高。
- 计算有息负债 / 总资产 或 有息负债 / 股东权益,做横向对比(同行或行业中位数)。一般来说,有息负债占比过高说明杠杆偏重,但各行业差异大,别只看绝对数。
- 看利率类型(固定还是浮动)、是否有到期集中的年份、是否有关联方借款、是否有担保/抵押或债务契约条款(covenant)。
步骤二:市值变化趋势(别只盯着涨跌)
- 抓取30/90/180天的市值或股价均线,观察趋势与成交量配合是否健康。
- 把市值变化和营收/净利对照:是股价先涨后基本面跟上,还是股价脱离基本面?同时关注减持、增发、回购的公告,这些会直接改变市值的含义。
步骤三:现金流覆盖率(真金白银的安全垫)
- 两个有用的指标:经营现金流 / 利息支出(利息覆盖) 和 经营现金流 / 有息负债(现金对债务覆盖)。
- 推荐思路:经营现金流 / 利息支出 > 2 说明利息比较可控;经营现金流 / 有息负债 > 0.15~0.25 显示债务回收可行(视行业)。
- 计算步骤:取最近12个月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,除以同期利息支出和有息负债,做情景测试(利率上升或营收下滑)。
步骤四:股权激励机制(激励还是稀释?)
- 看激励对象、工具(期权/限制性股)、行权价、数量和考核条件。
- 计算潜在稀释率 = 激励计划可转股数 / 总股本,超过5%-10%就值得注意。关注是否与业绩挂钩,短期兑现会给股价带来压力。
步骤五:支撑位延续(技术和基本面一起看)
- 技术上找历史成交密集区、重要均线(30/60/120日)、前期低点。支撑位如果带成交量且多次被测试未破,延续性更强。
- 基本面上看对应市值/盈利是否合理:如果股价跌到一个看似技术支撑但估值已经非常便宜,那支撑延续的概率更大。
步骤六:利率传导效应(利率上升会怎么传到利润表)
- 先判断有息负债中固定利率vs浮动利率的比例,浮动利率多则更敏感。
- 做敏感性测试:新增利息 ≈ 有息负债 × 利率上升幅度。再把新增利息除以税后利润看影响占比。
步骤七:把所有信息串成一张清单(操作性强)
- 红旗:短期到期债务大、现金储备少、现金流覆盖率低、激励稀释率高。
- 绿旗:有息负债可控、经营现金流稳定、激励与长期业绩挂钩、支撑位有成交量支撑。
- 实操步骤:1) 按照上面指标打分;2) 做利率与营收双情景表;3) 关注公司公告和大股东动作;4) 设定入场/止损价位并标注支撑位。
相关标题候选(如果你想分享到朋友圈)
- 把容大感光(300576)放大:债务、现金与支撑位的8步自查法
- 容大感光深入观察:从债务结构到利率冲击的一张清单
- 一杯茶看懂容大感光(300576):现金流、股权激励和技术支撑如何合力影响估值
常见问答(FAQ)
Q1:现金流覆盖率低就一定要卖吗?
A1:不一定。先看趋势和可用融资渠道、短期到期结构,有时是临时性的季节波动,关键是是否可持续。
Q2:股权激励会瞬间稀释所有股东吗?
A2:通常分期实施,稀释是渐进的。关注行权条件、行权价和是否以回购冲抵稀释。
Q3:利率上升100个基点会造成多大影响?
A3:按公式新增利息 = 有息负债 × 1%,再看税后利润占比。举例说明能最快判断是否会压缩净利率。
现在轮到你投票(选一项或多项)
1)我要更详细的债务结构拆解(短期/长期明细)
2)请给我一个利率敏感性表(+50/+100bp)
3)画一幅支撑位和成交量的图表给我看
4)全部都来,连股权激励模拟也要
选好了就回复对应编号,我把下一步准备好的表格和计算步骤发给你。